bobty APP新刊!《数码摄影》杂志2023年3月刊
发布时间:2023-03-05 11:51:11

  bobty体育河畔草地上的绿色开始显现的时候,春天已经悄然地来到了北方,干燥而寒冷的空气中也开始弥漫了一种温暖、湿润的味道。伴随着这种温暖而湿润气息,《数码摄影》杂志的3月刊也已经顺利出刊,希望它可以在这个“新”的春季,陪伴着每一位热爱生活、热爱摄影的读者朋友迎接“新”的开始。

  「封面秀」栏目,介绍的是摄影师和威的《牵马的哈萨克族少年》——“男孩在木屋门口摸了摸拴在门口的枣红色大马,雪地中与马相伴就是他们每天的生活,看到这个画面我马上拿起相机,示意男孩看向镜头,小家伙将脸埋在厚厚的帽子下面,害羞地朝镜头撇嘴一笑,眼神羞涩而纯净。”

  「摄影APP」栏目,介绍的是Ptime,它可以赋予你的照片不一样的艺术美感。无论是赠送给亲朋好友还是分享到社交平台,美美的照片拼图总是会带来更多的关注和赞美。在Ptime中提供百种不同风格的拼图模板——80多种颜色、70多种渐变颜色、40多种定期更新款纹理背景、45多种款独家最新滤镜,满足所需的不同场景,令你的作品成为朋友圈中的一枝独秀。

  「装备」栏目,一如既往地介绍那些好看、好玩、新潮的摄影周边产品:大疆RS 3 Mini稳定器、理光GR III Diary Edition日记簿版套装、小米2S 对讲机、金士顿VP50 U盘、尼康Z 85mm f/1.2 S镜头……

  「现场」栏目,介绍的是《光阴:孙彦初&晚灯:黄晓亮》摄影展现场,作为新一代的中国摄影艺术家群体中的代表,孙彦初与黄晓亮他们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对于自我,对于世界展开观看与思考;而从形式上看,两人的创作手法都与摄影本身有着密切的联系,或者说,摄影是他们艺术创作的基础,他们开拓并延伸了摄影媒介的边界。

  「专题」栏目,讨论的是“在地影像艺术节”中的院校部分。“在刚刚闭幕不久的“在地影像艺术节”上,一场名为《和光同尘》的展览汇集了大量的人气,它展出了30所中国摄影院系的优秀学生作品,这些院系有些是建立在艺术学院中的摄影系或学院,也有以培养实用型人才而设立的传媒、影视专业。这样的一场展览也可以被看作是中国学院式影像教育的切片,展示了当下影像教育的成果与问题、面临的考验和突破的方向,我们将在本专题中展现其中12所院校的优秀作品,也将对院系进行简单介绍,并以观察者的角度浅析学院中影像教育问题与思考。

  「品鉴」栏目,介绍的是艺术家威廉·克莱因,他是20世纪最具争议和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,他有着众多的头衔——摄影师、画家、电影制片人和平面设计师等等,他以“野蛮”的方式改变了摄影发展的历史。2022年11月20日,威廉·克莱因在中国的首个摄影展览《庆典》于成都当代影像馆开展,而在其随展的同名摄影集的序言中,克莱因这样写到:“我所了解的,我所发现的,我所肯定的,我所展示的,既无特定根源,又来自世间各处。只因为它们存在,我便为之庆祝。这才是我爱的摄影。”

  「读书」栏目,介绍的是《阿斯托里亚的一个下午》。2002年,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(MoMA)在皇后区开启了一个分馆MoMA QNS,在庆祝分馆开幕的同时,现代艺术博物馆出版了这么一本摄影书,名为《阿斯托里亚的一个下午》(An Afternoon in Astoria)。这本书的出版,是为了体现博物馆与皇后区的连系——阿斯托里亚是皇后区的一块区域的名称,当然不止于此,它也是一次学术考古行为的产物。之所以称其为考古,是因为这本书的作者,瑞士裔摄影师鲁迪·伯克哈特(Rudy Burckhardt)迄今为止都毫无名气——他的才华被历史埋没了,作为他当年的成就之一,他在82年前制作的手工相册《阿斯托里亚的一个下午》——作为现代艺术博物馆的收藏品,被博物馆制作成了影印版的摄影书。这本薄薄的册子,在今天看来,不仅值得观看阅读,而且依然具有启发意义。

  「观看」栏目,采访的是艺术家王帅。在印象中,王帅是一个比较神秘的创作者,网络中很少出现她的作品和采访。自己最早接触她的作品是在2018年的北镇国际摄影大展,当时展出的作品《1&1》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——砖块之间的撞击声,回荡在空旷的展厅,这就与其他的“传统”摄影作品之间显现了一种差异性,而我,也对作品《1&1》的创作者产生好奇。后来——2022年的11月,在成都国际摄影周中,我又看到了王帅的另一件作品——《WO MEN》,在现场,它给予了我一种困惑感——我不知道这是一种概念的虚构还是现实的再现,于是,藉由这种好奇与困惑所勾引起的驱动力,我对王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文字采访。

  「技巧」栏目,介绍的是伊万·西格尔的摄影书《白色的路》。“这本书出版于2012年,十多年过去了,根据在它的出版方——德国史泰德出版社——的官网上显示,它还有存货。……这本书的制作非常讲究——甚至有点奢侈,的硬纸盒里装着一厚一薄两本同样尺寸的硬皮书,薄的是文字书,纸张舒适;厚的是照片书,里边满满都是照片,黑白的,有质感,很有魅力。

  「试用」栏目,介绍的是佳能EOS R7相机搭配RF24mm F1.8 Macro IS STM与RF70-200mm F2.8L IS USM 镜头的拍摄试用——“作为中国的国粹,京剧承载了太多的内涵。此前,我用EOS R3相机配合RF70-200mm F2.8L IS USM镜头等佳能器材都拍出过比较满意的照片。但可能很多人会说——那些都是专业的全画幅器材,普通人可能可望而不可及。所以,这一次在器材的选择上,我采用了佳能最新发布的RF24mm F1.8 Macro IS STM镜头和APS-C画幅EOS R7‘专微’相机,同时,还携带了我自己购买的RF70-200mm F2.8L IS USM镜头。在这一篇的文章中,我会和大家聊聊用这套设备在京剧题材中的拍摄表现。”

TOP